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市场营销课程开发探索 —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各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 职业教育的地位更加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他也强调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应“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

“市场营销原理与操作”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必要性

1.国家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要求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有了较大发展,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作出了一定贡献, 但仍存在制度标准不够健全、 企业配合度不够高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不够完善等问题, 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 对此,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职业院校要“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1]党的十九大也明确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要求。此后,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于2018年制定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为推动校企合作提供了政策支持。 2019年,国务院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 条”)中提出,要推动校企全面深度合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由校企共同研究制定,并及时将行业新技术纳入教学标准和内容中, 同时强调要强化学生的实习实训。[2]

2.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改革需要

职业院校的任务是培养有一技之长的有职业精神的劳动者, 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据《厦门市2020 届大中专院校毕业生需求情况报告》显示,从大专生的专业需求看,企业对营销类人才需求量最大(2193 人,占大专生需求总数的8.18%)。同时,报告对用人单位提供的岗位进行分析, 发现市场营销人员岗位需求毕业生为 人,占需求总人数的首位(14.73%)。 经调研发现, 企业希望营销专业的毕业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的同时, 又具备营销实战能力及岗位适应能力。 尽管近年来高职院校纷纷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的力度,但受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影响,目前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依然是重理论、轻实践,学生毕业后空有理论基础,缺乏实操能力,无法满足企业需求。同时,现有高职高专类市场营销基础教材很多依然是按章节编写, 不是基于工作任务和过程,配套案例也缺乏时效性。因此,“市场营销原理与操作”迫切需要进行校企合作课程开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引入行业精英充实师资队伍,将职业标准融入课程标准,将企业的岗位培训前置, 才能培养出能够从事营销业务开拓和市场开发的高素质技能型营销人才。

校企合作课程开发

1.转变课程设计理念和思路

课程开发团队通过前期调研多家合作企业并与专家座谈发现,无论是零售业或服务业,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专业技能要求都较重视。 目前,企业针对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所设置的岗位主要集中在销售业务、销售管理、客服支持、营销策划及公关媒介等类型,根据岗位特点,营销岗位能力要求主要集中在市场调查能力、市场分析能力、市场推广能力、 产品销售能力及客户沟通能力等方面,[3]而这些能力恰恰是大多数营销专业应届毕业生所欠缺的。

基于营销企业对上述岗位的需求及实际工作内容分析,“市场营销原理与操作”课程的设计理念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及教学任务,通过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创设工作情境,体现教学内容灵活性和针对性,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在突出营销理论讲授的同时,以配套实训项目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 该课程设计思路是以合作企业专家为主导,以典型营销工作任务为载体,由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基于“工学结合”的“市场营销原理与操作”课程标准,并基于实际营销工作过程共同提炼市场营销工作技能和项目,通过企业案例任务导入,让学生理解营销环境分析、营销调查与预测、市场细分及定位和营销策略制定等相关岗位理论及技能,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2.重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根据课程设计理念和思路,结合营销岗位任职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能力标准,“市场营销原理与操作”课程以合作企业对营销岗位在实际工作中所需知识、能力及职业素养要求为培养目标,以企业营销活动顺序为主线,以真实工作任务为依据选取课程内容,以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构建教学内容体系,设计了营销环境分析、市场调查与开发、营销策略的选择与制定、营销管理创新发展相关的十个工作项目三十个工作任务,建立“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课程教学体系,同时设计贴合工作任务的基于合作企业营销内容的实训项目。具体课程教学内容见表1。

上一篇: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创新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