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新要求

人事档案管理,在医院管理工作当中属于重点内容。人力资源是在医院发展的基础上,对医院所有人力资源进行周密调查和详细分析,并且根据当前的形势发展变化进一步规划调整,从而提升医院现有的能力资源管理水平。

一、发展意义

(一)人事考察依据。人事档案本身是针对干部以及医院人才进行考察了解以及正确评价的重要依据,其能够反映医护人员的个人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以及业务能力,更是针对医护人员在实际工作当中的表现与工作实际进行具体反映,全面记录医护人员在职过程中的功过、长短、是非以及廉腐程度。能够帮助医院管理层和人事部门针对职工的各项指标进行全面考察与了解,并且针对职工的表现预测今后的发展方向与能力潜力,人事档案能够反映出干部职工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实践环境以及具体任务落实的过程中形成的发展轨迹,在全面分析的过程中,能够对考察者或者组织之间的交流进行完整的体现,从而方便管理层对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水平给出客观准确的评价。

(二)优化配置前提。之所以说人事档案管理能够帮助医院人力资源实现优化配置,是因为二者之间始终都是维持相辅相成互为影响关系的,人事档案所体现的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信息,也是这些信息的有效载体。并且针对人力资源信息的充分开发与利用,更能够展现出人事档案的综合价值,但是其完善程度又与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息息相关,并且能够对其产生应有的作用。也就是说,在人事档案提供信息支持的基础上,对于广大职工的年龄、政治、知识以及能力和专业上的结构都能够进行全面的反映。能够帮助医院针对目前院内的人力资源现状进行有效评估,针对未来的发展做好科学预测,加快医院的发展,最大化优化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存在问题

(一)缺乏广泛的重视。医院档案管理过程中,缺乏广泛的重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出来:首先,医院本身作为专业性较强的业务机构,重视技术方面的工作,对于管理缺乏应有的关注,很多医护人员认为人事管理只是作为保管材料的事务性工作,只要针对人事档案材料进行存放保管即可,并不会将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看作是人才开发的一部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档案管理工作在医院体系当中逐渐被淡化、虚化、弱化以及边缘化的地位,随之而来的也是常年的人力财产以及物资方面投入不足,这些问题都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设置了阻碍。其次,医院人事部门针对档案的收集与归类,还有借阅保管使用等方面的制度标准并没有执行统一的审核与执行规范,这就导致实际监管当中存在诸多漏洞,导致人事档案管理始终未引起充分的重视。最后,大部分职工缺乏对于人事档案重要性的认识,人事档案材料在征集的过程中并没有达到积极配合的程度,甚至对于人事档案的纳入抱有无所谓的态度,有少部分人员在填写时存在错填、漏填的情况。这就给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埋下了一定的隐患。

(二)管理手段需改进。随着信息化手段的融入,当前传统的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现实的需要,需要引入信息动态管理来促进人事档案管理体现出灵活性。也就是说,人事档案能够从侧面反映出医护人员的成长轨迹,针对其学历变动、职务变迁、职称评定以及工资增减等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现,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所以在医院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必须综合融入开放性和动态性的要求,这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规律。

(三)需提升人员配置专业化水平。由于医院人事档案属于工作人员的个人隐私信息,但其多年来一直被认为是简单的事务性工作。实际上,在人事档案相关工作条例与细则当中已经规定,管理档案的过程中,当档案的数量达到1000卷以上,需要配备1名专职人员,2000卷以上配备2名专职人员,以此类推。而专职人员之外,还需要配备足够的兼职人员,这样才能够将主要精力放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当中。我们不能忽视的现实情况是,大多数医院没有配备相应规模的档案管理人员的条件,更不用说聘用兼职人员了。很多医院的档案管理人员由人事部门人员进行兼职,这些人员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分配到档案管理当中的时间与精力是有限的,对于每个环节的工作落实,不能够细致入微逐一突破。所以在人事档案管理当中,存在较为明显的粗放管理现象,而现代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对于员工的专业知识与个人素质要求水平较高,导致了工作需求和实际的工作能力不对等的状态,档案管理工作始终不能发挥出其自身应有的效用。档案工作本身具有一定的保密性要求,所以医院对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在应用要求方面需要确保其是党性强、作风正的共产党员,但现实工作中,大部分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并非科班出身,也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对于档案管理相关规定的内容模棱两可,不能满足现代化的管理需求。由此可见,我们针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深入研究和创新之路,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上一篇:封面人物档案
下一篇:没有了